12月14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給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5點希望。一是心系民族復興偉業,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二是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三是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四是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五是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
“五點希望”為下一步文藝工作指明了方向,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在實踐中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以優秀的文藝作品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堅持以文弘業,講好中國故事。一百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貧窮走向小康,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落后走向進步。進入新時代,14億中國人正在以奮斗的姿態追逐自己的夢想,創造自己的幸福。今天,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發展起來的中國將更多參與全球治理,與世界密切互動,為人類發展進步勇于擔當。我們的事業,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事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因此,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中國,是文藝工作者的本職工作,更是時代賦予的重要責任,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唱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記錄時代之變。
堅持以文培元,促進文藝繁榮。推動文藝事業發展不斷邁向更高水平,推動文藝創作由“高原”向“高峰”邁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化建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有著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積極推動文化建設和文藝繁榮發展。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自覺肩負起重任,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不斷推動文化建設和文藝繁榮發展。
堅持以文立心,把牢人民立場。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生產出一大批立足新時代偉大實踐、反映人民火熱生活的精品力作。文藝作品的思想高度、藝術水準廣受好評,文藝市場活躍有序、生機勃勃,文藝隊伍人才輩出、充滿活力,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盛世氣象日益顯現。立足新階段,廣大文藝工作者更要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用更加豐富充盈的文藝作品增強人民力量、振奮民族精神。
堅持以文鑄魂,不斷培根鑄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歌頌真善美。要弘揚行風藝德,營造自尊自愛、互學互鑒、天朗氣清的行業風氣,培根鑄魂、守正創新、明德修身,讓優秀文化在新時代薪火相傳。
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深刻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結合起來,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把文藝創造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斗的征程中。(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單位:陜西省綏德縣中角鎮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